close

 

 

其實從來沒有想過要特別寫一篇來分享小布是怎麼接觸英文的,但因為真的被問太多次了,每次被問就要重頭講一次,生小孩後,腦袋就不是很靈光,東講一句、西湊一句的,是不是有好好的傳達給想知道的媽媽們,也不知道,所以乾脆直接寫成一篇,在寫的過程我也可以重新想想,小布接觸英文這一路來是怎麼樣的。

 

「環境--我們怎麼接觸中文,就怎麼接觸第二語言。」

有一次跟小布阿公在聊語言學習這件事,那時還沒結婚,還沒有小孩,小布阿公講了一句:國外小朋友還不是2歲之後就開始會講英文了,才2年英文就嚇嚇叫。看似平凡無奇的一句話,卻讓我思考了一下,任督二脈好像突然被打開、腦洞突然被補了起來。

 

有了小孩後,生活中用的、看的、玩的、唸的…只要是會碰到的東西,全部都必需是英文的,我那時也是想早一點讓小布接觸英文,所以有一套很紅的英語教材preschool prep,小布不到1歲時我就買了,但小布不看,一點也不感興趣,我只好默默默的收了起來,想說等大一點再出來看,這一等就是8個月過去了,小布1歲4個月的時候,會唸數字,也知道數字是數字之後,巧虎的魅力遠輸preschool prep.了,每次到了看DVD的時間,放巧虎都會要我換preschool prep, 原本以為這套DVD對她來說吸引力不大,原來是時間還沒到。


168564_466720016733330_2074156940_n.jpg

那時台灣還沒有,還得請代購,現在都有一整套了,連書、練習本都有,但我覺得不用買到一整套,而且現在youtube上也有,根本不用買DVD。

 

1276698_546019128803418_203311992_o.jpg

每天下午茶的時間,就會放片子給小布看。孩子的成長,用臉書來記錄我覺得很可以,剛特別去找了一下那時候照片,還真的有記錄那時的事情。

 

1147678_554278937977437_1015455379_o.jpg

在costco看到一組很適合對小布那時玩的玩具,鍋子會說要什麼,然就就把鍋子需要的東西丟進去,這組玩具的配件剛好都是現在學的形狀跟數字。

回到後越覺得那樣的遊戲很適合學習新東西,所以把家裡既有的材料改造了一下,就變成「Can you find it?」的遊戲,每次選一個主題讓小布去找,「Can you find shape/number/letter...?」,任何可以投得進去的玩具都可以變成主題。小布第一次看到新玩具好興奮,迫不及待的把東西都投進去,連手都塞進去了,然後意外學到「投」這個字,小孩真的從遊戲中學習是最快的。

 

之後就會上網去找很多教具,可以做的我都自己來,有了構想之後,花了很多時間在找圖、排版、製作上,所以那時晚上小布睡覺之後,花很多時間在做教材,有賓果、記憶翻翻卡、字卡…,現在回想起來,真的覺得我很厲害(哈哈哈)。

 

在家帶小孩的那段時間,家裡隨時都是英文的兒歌當背景音,唸給小布的書是英文繪本,玩的字卡是中英文圖卡,但是是實體物的圖案,我好像沒有買過卡通圖案的圖卡,因為我怕她會混淆,也從來不跟她說兒語,喝水水、吃飯飯…這種話不會在家裡出現,因為我本身就不是一個會撒嬌的女生,很自然的這種話我也講不出口(不會撒嬌好像變成優點了)。

 

「因為唸全美幼兒園,所以英文才那麼好?」

這是一個我每次一定會被問到的問題,很多家長都會覺得唸全美的小孩英文一定超強,錯錯錯,全美小孩也有英文不好的,雖然小布是唸全美的幼兒園,但小布中班才去唸,當初讓小布唸全美也完全是誤打誤撞,一開始是要唸公幼的,但因為抽籤沒抽到,小布又是龍年小孩,再加上台中市有幼兒園補助,一堆學校早就都額滿了,所以最後是哪裡有名額就往哪裡塞,一點也不挑,唯一挑的就是CP值,小布的幼兒園有一星期二堂的美語班、半美班、全美班,以學費跟時數來說,全美的CP值是最高的,所以選了全美班。

 

上了中班後,在班上一點也沒有適應期,或許是因為獨生小孩的關係,從小就很愛跟人聊天,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,我不是很清楚小布在學校的情況,但我相信她是非常愛跟老師聊天、回答老師問題的學生。

 

回想中班4歲時,在家我都給小布什麼東西?其實我沒什麼印象,但家裡書很多,小布在家看書看得很勤勞,因為我買書也買得很勤勞,我有一種不買書不舒服的病,而且會囤書,覺得小布將來會看得到的書,我都會先買起來放,以至於我們家到處都是書。有一次拿了iPad給小布,不知道她怎麼找的,找到了玩具開箱的影片,就此打開看Youtube之路。

 

TwoSistersToyStyle 是那時最常看的頻道,因為是英文的,所以我也不管她有沒有聽懂,就讓她看、讓她聽,看當地小朋友拍的影片有個好處,會學到當地小朋友的用語,更貼近當地的語言,這是在學校無法學到的東西,也才是我想要給小布的東西。

 

三年前不到5歲的小布,Youtube看多了,聽多了,很自然的就會模仿、就會講了。

 

「是在國外長大的嗎?口音怎麼那麼好?」

就像我前面講的,我們怎麼接觸中文,就怎麼接觸第二外語,語言都是「聽」來的,中文是因為我們在說中文的環境裡,自然而然中文就會說的好;在台語環境裡,台語就會很好;相對的,在英文的環境,英文的口說、口音、聽力,自然就會好了,從小布出生後,家裡除了我們的對話是用中文(偶爾穿插一些英文對話),其他全都是英文了,所以嚴格來說,小布的口音是「聽」來的,或許可以說是「模仿」來的,相對於中文,她第一個認識的語言反而是英文,因為英文字母對小孩來說,更容易認識。

 

雖然唸全美,但對於全美的幼兒園,我還是抱持著懷疑的態度,所以在中班下學期開學前,帶小布去了美國一趟,最主要是想看她在全美學校待了半年,是不是真的有用?是不是可以聽得懂當地老師所講的話? 小布美國上學去 記錄了當時在美國上學的一些情況,小布在學校適應一樣良好,會交朋友,會跟人用英文吵架。

 

 

那趟帶小布去美國,她適應新環境的狀況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,甚至高於我的預期,全美中班有沒有幫助,我想是有的,但不多,10%左右,畢竟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聽得懂英文,中師還是得用中文跟學生交談,也畢竟我們才上了半年。

 

上了大班之後,小布的閱讀能力大大的提升,中班時晚上我有時還會陪讀,到了大班,完全可以獨立閱讀了,Magic tree house是非常好入門的一套書,也是小布非常有興趣的一套書,為了加強她的興趣,我們還去找了音檔,讓她無時無刻都可以聽,開車時是最適合的,家裡的套書,我們都會想辦法找音檔出來,聽書是最直接又最輕鬆的學習方法,你一句話都不用教,她自然就會去模仿,用聽的,也會增加小孩的想像力,聽久了,翻到書時會非常有興趣的把整本看完,一本接著一本,大班上學期時,小布已經把整套Magic tree house看得差不多了。

 

回過頭來想,全美幼兒園在學習英文上到底有沒有用?答案是肯定的,但對於小布來說,只在基本學習Phonics跟口語對話上有幫助,Phonics會了,就會拼音、拼寫了。

 

我其實從來不覺得小布的英文是學來的,就像我們中文不是刻意去學來的,而是環境造成的,學語言家庭的環境還是最重要的,家裡打造英文環境,小孩其實不用去「學」英文,很自然的就會說,加上大量的閱讀,肚子裡要有點什麼,去到學校才有辦法跟老師聊天不是嗎?知道的越多,聊的越多,學到的就越多

 

我個人覺得,全美幼兒園只是輔助的功能,不是萬能,不是全美畢業,就能說一口跟中文一樣流利的英文,如何在離開全美之後還維持全美(半美)的環境給小孩才是重點。

 

「接觸第二語言是一條需要全家人一起改變的一條路」

我常常跟來問我的媽媽們說,大人們得先改變生活習慣,才有辦法打造想要給小孩的環境,大人們不肯改變,也就別指望小孩能有多好,很直接,但也很實在的一句話。

 

每個家長都會想要小孩的英文好,可是肯為小孩改變生活習慣的沒幾個,當我要媽媽們只給小孩看英文頻道的時候,下一句話一定是接:「可是小孩看不懂,看不懂就會吵。」所以吵就換中文頻道?家長本身的決心不夠,不然就是家長自己想要看電視,也不管小孩學到了什麼,反正有去補習班就好,好的結果是補出來的英文程度考試都100分,但口說0分,然後才再怪小孩不好好學,一句話都不會說…;壞的結果是雖然補了英文,但小孩一點興趣也沒有,有補跟沒補是一樣的,然後家長才在那邊著急該怎麼辦…。

 

有些家長也會說:「可是我的英文不好,沒辦法唸書給小孩聽」,那就買有聲書來跟孩子一起學習「從頭學習」,很簡單的答案,但有90%的家長聽到「從頭學習」就放棄了,因為不會想花時間在這個上面,只想讓孩子一個人去承擔家長想要他去學習的東西。

 

家長不肯跟孩子一起成長,那就請不要要求孩子結果,因為你沒參與在裡面,你不知道這件事對孩子來說難不難。

 

「總歸一句,接觸第二語言,環境很重要,環境對了,什麼都簡單了。」

 

以上,還記得的就大概記錄一下小布這幾年來的英文之路,現在回頭想想,小布從1歲開始接觸英文,一直到5歲可以獨立閱讀,這中間才花了4年的時間,換來的卻是一輩子的習慣,CP值超高吧,還不知道怎麼讓孩子接觸第二語言的家長們,快動起身,打造想給小孩的學習環境吧!!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ei wei 的頭像
    wei wei

    旅行。生活。小女孩

    wei 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